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为乌克兰的首都,经济、文化中心。基辅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古老的属于人类文明最高的成就之一的乌克兰文化是在这里形成的,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基辅旅游资源众多,有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卫国战争纪念馆、金门、纪念碑、安德烈斜坡、古代珍宝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多处景点。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是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此外,世界某知名旅游杂志评选出全球十大“美女之都”,乌克兰的基辅傲居榜首。当地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大的使用人群。

金门
建于11世纪,是现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金门是古代基辅城的正门,门扇和门楼上的教堂圆顶装饰有镀金的铜箔,金门因此而得名。门高12米,宽6.4米。
修建金门在当时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当时基辅最要主要的城门,二是作为防御之用。1983年金门遗址经整修后辟为博物馆,对游人开放。馆内陈列许多古基辅的文物。


开放时间为10:00-17:00,周二休息。

纪念馆
矗立于古老的第聂伯河右岸,是一组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群。纪念馆占地10公顷,其入口 原是彼得
1716年为抵御瑞典人入侵而修筑的洞穴要塞。纪念馆周围建有高浮雕群像。馆中陈列8,000多件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期的展品及许多油画和雕塑,纪录了乌克兰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祖国-母亲”
雕像是纪念馆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62米,系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而建。“母亲”的左右手分别高举盾和剑,象征着乌克兰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纪念碑
为纪念基辅建城1,500周年于1982年建立,位于第聂伯河右岸河边,小广场上一组雕塑与“祖国-母亲”像交相辉映。相传在5世纪初,基、谢克、哈里夫三兄弟和他们的妹妹列别齐在第聂伯河右
岸建立了城市,城市以大哥基的名字命名,故称之为基辅。这座雕像是为了基辅的奠基者建立的。

安德烈斜坡
基辅古老的文化街,因街上有安德烈教堂而得名。基辅罗斯时代,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均住在下城,安德烈斜坡是从上城到下城最近的路,因而成为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场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条街道已按上个世纪的原样修复,沿街设有手工艺作坊、艺术沙龙,出售各类具有乌克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团结环
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1654年)328周年于1982年建立。采用航空材料建成,形似彩虹。站在观景台上,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团结环左边是基辅音乐厅,音乐厅对面是乌克兰宫和中央文化公园,公园内有弗拉基米尔大公纪念碑,建于1835年,高20米。

“克列夏季克”大街
基辅的中央大街,也是市内最繁华的街道。“克列夏季克”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十字形的”。根据传说,这里原是森林边的一块空地,河流交错纵横,因而得名。
克列夏季克大街是在二战后按照战前的模式原样修复的,大街横穿过有乌克兰第一广场的“独立广场”。1998和2001年对大街和广场进行了重新整修,在保留其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现代气息。为充分利用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大街的尽头和独立广场下开发了颇具现代规模的大型地下商城。这条大街两旁绿树成荫,两侧商店林立,堪称基辅市的商业黄金地段。周末和节假日为步行街。乌克兰独立纪念日有阅兵式和武器展示。

基辅民俗与建筑博物馆
又称民俗村,位于城郊的“皮络戈夫”村,占地150公顷,有近300座建筑。古老的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均是从乌克兰各州原封不动运来的。展品有住房、木结构教堂、粮仓、打谷场、井、水磨、风磨、农民的家什、服装、餐具等,最古老的用品是16-17世纪的生活用品。

歌剧院
位于弗拉基米尔大街,建于1897-1901年,由著名的设计师尼古拉·瓦西里设计。内有演出舞台、乐器演奏池、包厢等一系列设施。为欧洲四大著名剧院之一。

马林宫
原为沙皇宫殿,建于1750-1755年,当时是亚历山大女皇当权。此建筑曾于1819年遭受火灾,最上一层楼及楼顶被烧毁。1870年玛利亚女皇拨专款重建此宫。现属于国家政府机构所在地。

 

植物园
基辅有新旧两大植物园,新植物园位于第聂伯河岸上,可以远眺第聂伯河对岸秀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美丽的东正教大教堂的穹顶。虽然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景色,但是最佳的游览季节是在每年的5月1日-10日,这时群花盛开,移步一景,实在是美不胜收。

修道院
基辅著名古迹之一,占地28公顷,内有许多教堂及博物馆(包括古代珍宝博物馆、图书和 图书印刷博物馆、乌克兰民族装饰艺术博物馆等),其中洞窟教堂历史最为悠久。它建于1051年,由二条洞穴(高2米、宽1.2米)组成,相距400米,分别向第聂伯河延伸,总长500余米。洞穴两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作为修道室,教士死后尸体保存在洞穴内,由于洞穴内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些尸体自然风干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认为是奇迹,是神的力量的体现,修道院因此声名远播。洞窟内保存有125具木乃伊。12世纪,洞窟教堂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这里有圣像画室和缮写室,将经文译成教会斯拉夫语,并翻译外国文学。1240年蒙古入侵期间,洞窟教堂曾作为基辅市民的避难所。18世纪,沙皇在此囚禁政治犯。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创作。除洞窟教堂外,比切尔修道院内还有一些教堂,如别里斯托夫救世主教堂(建于11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7世纪,重建于2000年)。修道院内的钟楼高96.5米,为欧洲之最。它直径29米,底层宽8米,共4层,金顶,顶部装有灯和十字架。钟楼原有9座钟,现存4座。基辅洞窟修道院院区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对外开放时间为10:00-16:00,周一休息。

教堂
始建于1713年,是纯粹的乌克兰民族风格的建筑。东面是米哈伊尔教堂,西面是厨房和禅院,正面是各式各样的壁柱。正门是半拱形的,三角墙上雕刻着形形色色的几何图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进行过整修。米哈伊尔教堂广场上的基辅女大公奥尔加和圣安德烈塑像。大教堂建于11世纪,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亚”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该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罗斯的大主教住持于此,大公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签订国际条约。这里还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基辅10世纪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坏前的基辅市貌。这里还建立了斯拉夫民族的
第一个图书馆。对外开放时间为10:00-17:00,周三10:00-16:00 。

美丽的利沃夫是乌克兰西部的主要城市,有狮城之称,利沃夫州首府。该市是乌克兰西部主要的工业与文化教育中心,拥有许多大型工厂、乌克兰最古老的大学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利沃夫的旧城区拥有许多珍贵的剧场和博物馆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利沃夫是乌克兰民族文化的中心都市,乌克兰语的使用情况也比其他乌克兰都市要广。

整个城市建筑风格偏向于西欧,和乌克兰的东部在建筑风格上差异很大。利沃夫有很多各异的咖啡馆和餐厅,一定要体验一下。利沃夫的旧城区拥有许多珍贵的建筑,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利沃夫是乌克兰民族文化的中心都市,拥有众多历史博物馆和教堂,其中波兰时代建成的罗马天主教大教堂如今已成为乌克兰天主教总部,是乌克兰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

芭蕾舞剧院

在利沃夫诸多历史遗产中,最令利沃夫人引以自豪的当属1900年建成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它是利沃夫建筑、历史和文化最光辉的遗产,早已成为利沃夫的标志。1895年,利沃夫高等工业学校校长戈尔戈列夫斯基在众多著名欧洲建筑设计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的建筑设计师。因此,在利沃夫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观者看来,这座气派、华丽、典雅的剧院丝毫不逊色于享誉全球的维也纳大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

利沃夫美术学院的全称为利沃夫艺术学院,它位于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市中心,利沃夫市素有小巴黎之美称,这里风景旖丽迷人,建筑风格别致,历史悠久曲折,文化兼收并蓄,不仅是东欧旅游胜地,而且是著名的人文荟萃之乡。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确定为欧洲古都,并已开始拨款修建古建筑。利沃夫艺术学院创办于1876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特点有二:一是教学富有特色,实用装饰美术和设计艺术等专业独领风骚,享誉世界;二是地理和文化优势明显,与东欧及西欧诸国交往频繁密切,利于兼收并蓄,扬长避短。

建筑

利沃夫的历史建筑可追溯到13世纪。此后几个世纪中,该市在数次战争和入侵中被宽恕,而其他许多乌克兰城市均被摧毁。它的建筑反映了欧洲各国和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经过 1527年和1556年的2次大火,利沃夫丧失了大部分哥特式建筑。这里保存了大量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建筑。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艺术家的作品也被保存了下来。许多古代遗留的各种风格的城堡和教堂点缀着该市市中心的风景,这些建筑上布满许多石雕。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利沃夫历史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例如:Criterion ii:利沃夫的城市结构与建筑是东欧、意大利、德国建筑和艺术融合的一个突出代表。Criterion v:利沃夫的政治和商业地位吸引了众多有着不同文化和宗教传统的民族,他们建立了虽然不同却相互依赖的社会团体,这遗风在现代城市中仍可发现。
宗教利沃夫是乌克兰重要的宗教中心。该市是罗马天主教在乌克兰的主要中心,也是2005年8月21日之前乌克兰东仪天主教会的中心。在所有宗教建筑中,大约35%属于乌克兰东仪天主教,11.5%属于乌克兰自治东正教会,9%属于乌克兰东正教会 – 基辅宗主教区,还有6%属于拉丁礼仪的罗马天主教。
截至2005年,利沃夫是唯一拥有2位枢机主教的城市:乌克兰东仪天主教会的Lubomyr Husar枢机,和罗马天主教的Marian Jaworski枢机。
2001年6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利沃夫,他参观了利沃夫拉丁礼仪主教座堂、圣乔治主教座堂以及亚美尼亚教会主教座堂。

博物馆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保护本民族独有的特点,当20世纪末期统一联合的压力越发增大的时候。保护民族特点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便是建立民族博物馆,这实际上在100年前就已经兴起。利沃夫的民族手工艺博物馆是欧洲同类博物馆中最大的一个。它是在本世纪50年代由两家建于19世纪末期的博物馆合并而成的。乌克兰文化界的重要人物非常支持建立民族博物馆,这样可以收集到非常有特色的反映城乡人民生活的物品。他们建议,比较有创意的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也应当被展出。
利沃夫博物馆拥有大约83000种展品,其中的一些展品由于大厅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而被收藏起来。实际上博物馆的古式家具,陶器,玻璃制品,盘子和茶具在一个地方展出,而人工艺术品在另一个地方展出。最近一个新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乌克兰科学院国家文化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的领导,StepanPavlyuk,是一个年轻健壮有事业心的哲学博士。研究员与博物馆紧密合作,组织考察工作,收集有民族特点的古董、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派遣研究员和民族学者去各种地方记下民间传说和民歌。
当地的学生经常参观博物馆,他们可以亲眼看到在历史课本中读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很久以来已经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比如:用许多钉子钉起来的农夫的货车,木制的勺子和各种各样的厨房用具,各种时代的陶制品,绣花围裙和衬衫,眼镜,烛台,马具,马镫和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梳子,枝状大烛台,古式瓶子,哨子,被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墙上,还有火药盒,墨水瓶,皮夹子,如此之类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不能在一小篇文章里全部列出来。许多东西都有其特有的名字,无论用多大的词典都查不出它们用其他语言该如何命名。举个例子来说:zgarda是一种用硬币制作的项链。
博物馆里不仅有乌克兰的古物,还有其他地方的古董,尤其是一些古式家具,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到15,16世纪及后来德国、意大利、法国、波兰这些国家的文化。各种陶瓷制品都有展出,成千上万的出色的手工钟表及其复杂设计也在数世纪后被展出。非常有趣的是彩色的复活节鸡蛋—-它是对乌克兰历史的巨大收集,其中的12000个图案设计,吸引着每个参观者的注意力。创造者富于独创的头脑和精美的制作将永远令人羡慕。
利沃夫老城是该市最主要的游览区,建筑主要集中于此。
Ploshcha Rynok市场广场,185,000平方米。黑市亚美尼亚礼天主教利沃夫主教座堂东正教利沃夫主教座堂 带Korniakt 钟楼圣母升天主教座堂(拉丁礼天主教)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圣乔治主教座堂多明我会的基督圣体教堂Boim家族小礼拜堂利沃夫高堡,可以俯瞰老城卢布林Union moundLychakivskiy公墓。

敖德萨位于乌克兰南部,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敖德萨州首府。敖德萨是乌克兰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海港城市和疗养胜地,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曾在此疗养过。敖德萨气候怡人,温度与湿度适中,由于天然海港常年不冻,在水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黑海明珠”,黑海舰队驻守此地区。它同世界60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有来往,承担着原苏联50%以上的对外贸易货运任务。

敖德萨有乌克兰最好的沙滩和酒吧,城市建筑新颖而雄伟,风格各异,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更是让游客称赞。温和的气候,多样的海滩和暖和的海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使得它获得了“南部棕榈”的美称。从市中心半圆广场通向海边的“波将金”纪念石阶共有192级,宽达30米,这是为纪念1905年的波将金军舰起义而命名。海滨林荫道两侧有19世纪建的沃伦佐夫宫、波托茨基宫、市杜马、新旧证券交易所等。此外还有泥疗地,到这里可以进行泥疗、盐水疗、海水与人造矿泉水浴疗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气浴等。和海港大街并行的林阴大道,更是让旅游者驻足。宏伟的路边建筑,建筑上雕塑的人性美女,显现古俄罗斯乌克兰人的智慧。

乌克兰的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但敖德萨人喜欢讲俄语,在公共场所可以讲英语。敖德萨人热情好客,会尽可能的理解你的意思。自古以来,乌克兰就作为国际贸易城市,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漫步在城市中,您将全然忘却自己是个外国公民,因为城市里充满一片祥和、自由、惬意的氛围。因此,去乌克兰旅游一定不要错过敖德萨。